科學

极端降雨可能导致中国水稻产量“大灾难”


中国江西省,一名农民在被暴雨淹没的稻田里收割庄稼

Imaginechina Limited/阿拉米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雨变得更加强烈和频繁,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风险,该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水稻产量将下降 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年产量约为 2.14 亿吨。 它是该国 14 亿人口中大多数人的主食。

研究警告说,越来越严重的干旱——由气候变化驱动—— 将导致未来几十年产量下降,但关于极端降雨对作物的潜在影响的研究很少。

中国北京大学的 Jin Fu 和她的同事使用来自全国观察和田间试验的数据来模拟极端降雨对全国当前和未来水稻产量的影响。

他们发现,与没有人为变暖的世界相比,极端降雨已经使水稻产量减少了 8%,其减少幅度与极端高温的影响相当。

在未来几十年,在本世纪末平均气温上升 2 至 3°C 的气候情景下,预计产量将进一步下降 8%。

“极端降雨通常是粮食安全的一个被忽视的灾难,”傅说。 但她表示,这对中国及其他地区的粮食生产“真的可能造成一场大灾难”。

大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水稻作物。 首先,稻田中过多的水分稀释了土壤中的氮含量,导致生长减慢和产量下降。 同时,暴雨会破坏娇嫩的花朵,扰乱植物的谷物生产。

傅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是保守的评估,因为该模型没有考虑到强风、低日照和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低温对产量的额外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其他也种植大量水稻的国家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产量下降,因为气候模型表明它们将遭受比中国更强烈的降雨。

傅说,现在需要研究确定农民是否可以减轻极端降雨的一些负面影响,方法是将稻田的位置转移到不太可能受到影响的中国部分地区,将水稻与旱地作物共同种植水稻,如玉米,或在田间施用更多氮肥以补偿额外的降雨。

美国非营利组织食品与农业研究基金会的 Allison Thomson 说:“我认为这类研究很重要,不仅可以量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什么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了解可能的影响后,农民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准备,以尽量减少未来这些极端降雨事件的影响?”

主题:



Source link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